2020-10-19 17:43:47来源:综合香港大学官方网站浏览量:748
研究团队由化学系孙红哲教授(左三)和微生物学系袁国勇教授(左四)共同领导,主要成员包括王润铭博士(左二)、袁硕峰博士(左五)及陈福和医生(左六)。 香港大学官方网站10月12日发布消息,香港大学化学系及微生物学系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类已作广泛临床应用的含金属抗菌药物,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这类含金属药物在动物测试中,证明能显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载量,并同时缓解与病毒相关的炎症。由于有关药物针对其他病症已通过临床审批,有望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替代性策略。 铋结合新型冠状病毒锌指结构域拟定结构,为研发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在药物展开新的一页。 研究团队针对新冠病毒其中一个主要蛋白质 - 病毒解旋酶,当中含有起着关键作用的锌离子,而金属药物透过独特的金属置换机制,能不可逆转地剥夺这些锌离子,令病毒解旋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新冠病毒的繁衍复制。 安全指数是瑞德西韦7.5倍 团队对一系列金属药物和相关化合物进行筛选后,发现一种临床常用含有金属铋的抗溃疡药物 -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中,能显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载量(病毒数目),具备潜力临床应用作为有效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RBC能显著降低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动物细胞中的病毒量超过1000倍以上,并表现出低细胞毒性,选择指数(毒性安全指标,指标越高越安全)高达975,而瑞德西韦在细胞层面的选择指数仅为129,这意味RBC在有效作用浓度(调节使用量的弹性)和细胞毒性之间的窗口非常大,安全度十分高。RBC在金色叙利亚仓鼠的感染模型中,证实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减少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病毒载量,同时也能缓解与病毒相关的肺炎等炎症。 灭毒效果是瑞德西韦100倍 重要的是,与接受瑞德西韦治疗和赋形剂(非药物)的组别对照比较,接受RBC治疗受感染动物的新型冠状病毒载量明显降低近100倍,且主要炎症因子和趋一化因子的释放也得到显著的抑制。此外,瑞德西韦的供应全球性短缺,价格相对高昂,以及对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患者缺乏显著的临床效力等几个关键因素,也都严重限制了它的进一步临床应用。 团队此次的发现,突出了病毒解旋酶可作为药物治疗的潜在靶标以及含铋药物或其他相关金属药物用于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巨大潜力,为科学家研究其他抗药性病毒药物打开了研究之门。在可见的未来,采用现有抗新冠病毒活性的药物,诸如RBC、地塞米松、干扰素β-1b的联合用药(鸡尾酒疗法),在经过系统性地评估之后有望成为治疗甚至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替代性疗法。 此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已于国际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微生物》(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并已申请美国专利。
声明:本文系药方舟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