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企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资讯市场分析

王健:创业者与投资人如何“过冬”

2022-08-23 10:06:20来源:药方舟浏览量:407


最近天下不太平,似乎每天都有坏消息:一波一波的疫情、地缘政治冲突、楼市危机、战争……。我所在的生物医药行业更是坏消息连连:新药股大跌、新药出海受阻、中概股可能从美国股市退市……,我们似乎处在一个没有尽头的“冬天”中。许多人因此而消沉、迷茫,没心情建设和创造。


我常听到做VC/PE投资或创业的朋友讨论如何过冬。我想,这次”冬天”固然寒冷,肯定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寒冷的,人类既然都撑过来了,必然有生存的方法,于是我决定研究一下比现在更冷的“寒冬”都发生了什么。


史上最冷的“冬天”


关于什么是足够寒冷的“冬天”众说纷纭,但无论谁都会同意有个“冬天”比今天寒冷得多,那就是80年前的今天。1942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间,这场残酷的战争已经打了三年,还有三年要打,五十多个国家参战,一亿多士兵上了战场,核武器也用了,最终约八千万人死亡。

如此惨烈的寒冬中,股市是如何表现的呢?如果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做指标,股市在1942年中之前的三个季度里从高点跌了37%。但令人吃惊的是,从该年第3季度开始,股市一路上扬,一直涨到战争结束。

11.png

资料来源: Wealth, War and Wisdom, Barton Biggs, Wiley Inc., 2008

股市反弹的时候正是最黑暗的时候,美国、苏联、英国等同盟国吃了不少败仗,胜负未明。这个人类近代史上最冷的“冬天”,反而成了股市长足增长的起点。据巴菲特计算,如果你那年3月买了一万美元的指数股,今天约值五千一百万美元。

历史固然发人深省,我们更关心的是今天所面对的生物制药产业的“冬天”何时会结束,那就让我们研究一下历史上该产业的“冬天”一般会持续多久吧。


“冬天”何时是尽头


如果用跟踪美国生物技术股票的等权重指数XBI做指标,在过去22年里,生物制药产业曾经有5次“冬天”,每一次我都不幸地亲身经历过。其中4次(2006年,2008年,2015年和2018年)比较“浅”,从“顶”到“底”的时间在3到9个月之间。只有2001年的大跌最严重,从“顶”到“底”经历了足足21个月。

XBI-tracked S&P Biotech Select Industry Total Return Index

3100336.jpg

资料来源:  Peter Kolchinsky, Biotech’s Dulcius Ex Asperis: The Way Through This Downturn, Rapport, May 27, 2022.

本次“冬天”已经多长时间了呢?本轮XBI大跌是2021年2月开始的,到现在已经18个月。假如本次大跌从“顶”到“底”也是21个月的话,大约还有3个月就到“底”了。这个“底”究竟在什么地方?下文我会告诉你一个十分惊人的可能性。

那么,投资人和创业者应该如何度过这个寒冬呢?


VC/PE投资人如何过冬


这个“冬天”让许多VC/PE投资人在账面上亏了很多钱,所以他们非常恐惧。我常听到投资人说:股市何时触底尚不明朗,要谨慎再谨慎,等股市回暖再说。说白了就是现在不投,等到股市“见底”后再投。这话听上去合情合理,谨慎会有什么错?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2008年金融危机,标普500大跌50%左右,许多巨无霸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我就在那时遇上了一个叫forteBIO的公司,它很惨,现金马上就烧光了,因为正值“隆冬”,没人敢投它。

我当时也非常害怕,但怎么分析怎么都觉得这是个好企业,于是我压抑着恐惧,领导了两千五百万美元的投资,因为在资本寒冬,估值和条款都很优惠。其后很短时间股市就反弹了,而且公司也扭亏为盈,约三年后成功卖掉。我算了一下,这笔投资的回报中大约一半的因素不是因为公司本身,而是因为投资时股市低迷而退出时股市大涨。

33.png

回顾我22年投资的经历,我得出一个结论:投资的最好季节是资本寒冬。如果一个投资人在泡沫和寒冬中对企业质量的判断力是一样强的,他显然应该在寒冬中多投。

有人会问,如果股市还没“见底”怎么办?显然应该等到股市“见底”以后再投吧?但这所谓的“底”根本就是一个虚假的东西,因为一个公司在某一瞬间的真正价值是无法准确计算的;更何况,即使你今天遇到一个好公司,一般要花3~6个月才能投进去,其后一般还会在公司里呆3~6年才能退出。到那时,今天股市的低迷早已成为过去,是否抓住了“底”那一瞬间是毫无意义的。你能做的,是在离“底”较近的时候多投,在离“顶”较近的时候少投。

在“冬天”谨慎的错误在于,谨慎其实是因为恐惧而少投或不投的借口。如果你像多数投资人一样,在“冬天”不敢投却在泡沫时抢着投,就死定了。

资本寒冬对投资人根本不是寒冬!但对创业者总是寒冬吧?创业者该如何过冬呢?


创业者如何过冬


我在25年生物医药的创业投资生涯中“亲密接触”过数以千计的公司,其中一些“冬天”过得很滋润,另一些到“冬天”就没了,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大的区别我至少能看到三个。

趁”冬天”成长


第一个是失败的公司因为惊慌失措而摇摆不定,他们忘记了长期的目标,军心涣散,最后仍熬不过黎明前的黑暗,核心成员作鸟兽散。而成功的公司能保持清醒,利用危机提高自身的效率,他们咬住长期目标不放,核心成员间有很强的凝聚力。

在“冬天”的危机中,惊慌恐惧会使人瘫痪;只有保持清醒,依靠智慧才能活下来。

我认为,“冬天”恰恰是成长的绝好时机,因为这时候资产和资源都比较便宜,竞争相对低,这就是为什么创响正在积极寻找值得引进的项目,不遗余力招贤纳士。

不是关于省钱,而是关于优化


第二个区别是失败的公司专注于省钱,而成功的公司专注于优化。公司存活的关键不是省钱而是优化——把钱用在重要的地方和对的人身上,保证重要的事有钱做,不重要的事不做或推迟做。

在寒冬中,创响进行了多轮优化调整,我们停掉了价值较低的项目,以确保有足够的钱支持有望创造巨大价值的项目;我们裁掉了现阶段可有可无的岗位,以确保有足够的资源支持至关重要的岗位

如果只会省钱,最多只能苟延残喘更长的时间,只有在“冬天”里面保持成长速度,回暖的时候才可能胜出。

在别人都不担忧时担忧


第三个区别是成功的企业在别人都不担忧时担忧——在泡沫时预感到寒冬将至而融很多钱;而失败的企业在泡沫时认为“钱不是个事”,胡乱花钱,突然发现“冬天”来临便措手不及。

如果你这次“冬天”前没做好准备,没关系,只要你能记住寒冬中的感受,下次“冬天”来前未雨绸缪就行了。“冬天”很频繁,过去22年中有5个,平均每4年左右就有一次,所以今天的教训对未来会很有帮助。

熬不过现在这个“冬天”怎么办?有个好消息:这次的“冬天”也许已经结束了。


“冬天”也许已经过去

截止到上周(2022年8月20日),XBI在过去60天左右涨了1/3多:

44.png

近期香港股市中的生物医疗相关指数似乎也有反弹:

55.png
资料来源:Bloomberg和J.P. Morgan

花了这么多时间讨论如何过冬,难道“冬天”已经悄没声地过去了?我无法肯定,因为我不知道股市接下去会不会跌得更低。但我相信,现在离“底”比离“顶”近得多;即使今天还没到“真正的底”,从今天到“真正的底”很可能是数日、数周或数月,而非数年。

但市场上的消极情绪似乎认为这“冬天”是无限长的,至少数年才会结束,这令许多人绝望,在思想上瘫痪。

但我希望你已经明白,这“冬天”究竟有多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清醒和希望,用智慧战胜恐惧,埋头为春天做准备。

“冬天”是生活的一部分


从我有记忆起,“冬天”从未离开过我的生活。例如,1999年的千年虫、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和911、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2年的玛雅世界末日、2018年的贸易战……从没消停过。有多次,感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但第二天朝阳又照样升起。“冬天”根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四季是交替的,从未曾有过永远的“冬天”。

恐惧、抱怨、迷茫和等待无法帮助我们过冬,能帮助我们的是信念、坚持、智慧和实干,“冬天”是难得的成长机会,可以成为展翅高飞的新起点。

专注于干有意义的事,永远不要丧失希望,这就是我们度过“冬天”的方法。


王博士介绍:


王健博士拥有逾30年生物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投资、金融及科研经验。他在诺贝尔奖得主Eric Kandel的指导下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曾荣获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HHMI)科研奖金,并拥有斯坦福大学MBA。


王博士是创响生物(Inmagene)的董事长和CEO。创响是一家专注于免疫相关疾病领域的新药研发公司,其产品IMG-020已针对多种适应症进入全球I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CDE针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III期临床IND。创响利用其专有的QuadraTek™研发平台,正在推进12个“智慧创新”项目,从零开发具有全球IP的新药。该公司与包括Affibody、和黄医药(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 HCM)在内的多家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融资1.4亿美元,在中国、美国及澳大利亚拥有全资子公司。


王博士曾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生物医疗的投资公司奥博资本(OrbiMed)的全球合伙人及奥博亚洲(OrbiMed Asia)创始合伙人,在奥博的12年间,他联合创建并管理了11亿美元的PE/VC基金,投资了再鼎(NASDAQ: ZLAB)、时代天使(06699.HK)、ForteBIO(被收购)、金唯智(被收购)等一系列成功企业。他曾孵化了冠科美博(Apollomics)和Bridge(被收购),并曾任冠科美博及时代天使的董事长。


66.png

王健的两本著作

他是百华协会(BayHelix,中国生物医疗商业领导者的组织)的联合创始人及前任主席,也是香港股票交易所生物科技咨询小组成员。王博士以笔名光子著有《世界边缘的秘密》《我∙世界》《世界边缘的真相》等科学哲学著作。


声明:本文系药方舟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 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