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09:59:07来源:药智网浏览量:512
人类遗传资源办公室(以下简称“遗传办”)对临床研究进展影响重大,申办方或CRO或设置专门团队应对遗传办审批。
这与近年医药企业管线策略相关,“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广泛开展和药企出海正成为一种流行,这似乎是中国医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近日,根据2022年遗传办公布的数据,TOP10 CRO最爱服务的申办方药企出炉!罗氏、礼来、武田等企业上榜。
TOP10 CRO最爱服务的申办方药企
据统计,遗传办临床研究申请最有经验的10家CRO为:
艾昆纬、泰格、昆翎、徕博科、康德弘翼、百时益、精鼎、诺思格、科林利康、昆拓,这或许也是中国十大CRO企业。
1.艾昆纬临床研究订单高度集中、项目高端。
其研究来源前四位,均为TOP外资申办方,罗氏、礼来、默克雪兰诺和武田,这四家研究占其总研究数50%,其中罗氏一家就占比30%,由此可见艾昆纬在肿瘤研究领域的优势。
2.泰格研究来源最分散且健康。
泰格国内临床研究“老大哥”地位毋庸置疑,遗传办研究数量排名第二的泰格,以29家申办方数量占比其研究总数50%,成为订单来源最分散的CRO,足以说明泰格的品牌影响力巨大,受众多申办方青睐。
3.昆翎更钟情Biotech。
昆翎临床研究数量前五位申办方均为Biotech,上海海和、嘉和生物、神州细胞等,随着资本市场预冷,Biotech公司融资困难,昆翎的客户画像是否需要重新描绘?
4.徕博科助力传统大Pharma。
海思科是通过新药研发在传统药企转型为创新药企,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其自主研发1.1类新药环丙泊酚商业化后,获得快速增长,企业市值在二级市场稳中有进。
5.康德弘翼不靠外企依然是巨无霸。
在康德弘翼研究申请前五位申办方,鲜有外资申办方(除罗氏诊断)。
6.百时益充分掌握“二八原则”。
50%遗传办研究申请来源于武田制药,而武田制药近年新药研发进展较快,在其4年前合并夏尔后已经妥妥成为全球十大药企。
7.排名第七位精鼎,以外企申办方药企为主,在精神领域领先的优时比申请最多。
8.排名第八的赛纽仕,服务一家申办方撑起“半边天”。
9.排名第九、十位CRO诺思格、科林利康,在国内研究合同组织合作重点,为国内申办方。
TOP 19 CRO占遗传办研究申请一半
在中国很少有关于CRO订单数据,从遗传办发布数据可见一斑。
2022年1-10月19家CRO研究申请数量占比50%,88家CRO研究申请数量占比80%,5%的CRO企业贡献50%研究数量。
换句话讲,对于需要遗传办审批的临床研究更加集中在国内龙头CRO和跨国CRO企业(见图1)。
艾昆纬和泰格属于第一梯队,远远超过其他CRO,昆翎、康德弘翼和诺思格也有不俗表现,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在临床研究领域的江湖地位。
图1 50%和80%份额CRO参与研究数
与申办方药企不同,外资背景CRO并不占有优势,从龙头CRO看,艾昆纬、泰格和昆翎分别为遗传办研究申请前三位。从19家CRO数量看,外资CRO也并未体现其数量优势。
事实上,在中国进行临床研究,具有内资背景的CRO占有较大优势,熟悉政策环境,对PI的支持度更大,与机构合作良好;需要加强方面是标准化和系统化,毕竟最早的内资CRO成立也不过20多年。
在研究经验和体系化方面,还需要向数十年经验的国外CRO学习。
当然,国内也有体系化不错的CRO,例如昆翎在2021年更名之后,开启更快征程,2022年7月宣布完成1.5亿美元融资,将致力于中国以及海外持续扩张、创新业务发展以及兼并收购。
CRO仍然是临床研究主力
药企管线布局要考虑未被满足治疗需求,更要考虑商业化的未来,后者逐渐使新药研发与投资理性。
中国创新药发展迅猛,是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是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环,这也导致遗传办申请结果炽手可热。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0月遗传办公布国际合作科学研究项目19批次,共计3632项,平均每月审批300多项,日均审批16.5项(见图2)。
而遗传办对临床研究申请审批有严格流程和步骤,尽管早在2021年为加速审批速度,曾简化审批流程,但如今看来,旺盛的研发需求对审批依然带来巨大挑战。
图2 研究申请数量
3632项研究中CRO参与申请占52%,比重超过一半,依然是临床研究领域主力军(见图3)。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大一部分申办方选择自建临床研究团队,可能有几个考量,一是国内大Pharma研发管线丰盈,自建队伍可以降本增效,例如齐鲁制药、正大天晴;
二是自建团队对于临床研究进度可控;三是部分小型药企没有能力付费给CRO高额研究费,因而选择自己“硬”上。
图3 2022年1-10月遗传办项目申请比例
虽然申办方选择自建队伍,但这并不是趋势,从国外大药企持续选择研究订单外包,可略知一二。
一方面,申办方自营的临床研究队伍,研究效率低于外包CRO;另一方面,自建临床研究团队需要企业拥有经营战略清晰、可持续的能力。
从全球头部CRO数十年的经验看,中国的CRO属于起步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会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力量。
小结
中国CRO起步较晚,随着医药工业升级需求,新药研发才逐渐崭露头角。
一方面,在2015年以后创新药申请大幅度上升,才促进CRO数量的井喷,一定程度促进中国CRO的发展。
另一方面,临床研究组织订单数据相对匮乏,遗传办发布数据具有一定借鉴参考意义。
参考资料:2022年1月-10月遗传办公布数据
声明:本文系药方舟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