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几家生物医药企业停管线、卖厂房的新闻受到高度关注,也引发一些类似“行业溃败”、“产业环境蒙尘”的悲观声音。先说观点和结论:资本寒冬来临,生物医药企业进行的各项业务调整和应对,从长期来看能够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和价值创造,这是行业周期下正常且积极的现象,不应该被唱衰。
经济周期:行业发展的自我调节
周期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大宗商品和房地产自不必说,纵是新兴科技行业(如互联网、芯片)也有周期规律。互联网行业经历过2000年泡沫破裂和数年后的新一波繁荣,芯片行业更是在过往多年反复呈现出周期性价格行情波动。生物技术自然也逃不开周期。数月前,RA Capital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Peter Kolchinsky 撰写长文Biotech’s Dulcius Ex Asperis: The Way Through This Downturn曾引起广泛热议。文中回顾了XBI跟踪的 S&P Biotech Select Industry Total Return Index在过往20多年的表现,最早甚至追溯到基因组泡沫时期(如下图所示)。可以清晰看出,即使是成熟市场的生物技术行业,景气程度同样呈现出周期性震荡。周期作为产业发展中的常态现象,其实质是产业发展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可能存在阶段性过热或者过冷,背后是资源投入与价值创造步调的错配。行业高景气度往往会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涌入,导致阶段性过热,而一旦过多的资源未能如预期般创造行业价值,又会引起社会资源快速离开。看明白这点,就理解中国生物医药近年来的过山车变化。过往数年,自2015年722临床自查开始,药政改革、科创板、港股18A等,桩桩件件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利好,这使得整个社会资本对生物医药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大量资本持续涌入。这般热度在10年前完全不敢想象。从行业发展角度,中国生物医药整体层次有了大步的提升。虽然距离世界一流尚有差距,但至少任何验证过的靶点,国内公司跑出若干个fast follow都毫无障碍。切莫小看这样的进步,往远了说,十年前贝达上市第一个全球意义的me too可是被誉为中国医药行业的两弹一星;往近了说,套用不久前的一句笑话:中国的芯片行业砸了这么多钱,到现在连fast follow还做不出来呢。行业热了固然不是坏事。然而,当资本涌入的速度超过了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速度,泡沫也就应运而生,而我们熟悉的近年来的行业桩桩件件怪相也是由此而来:
稍有苗头的靶点,包括KRAS G12C,Claudin18.2等等无一不被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公司激烈内卷;
行业用人成本大增,许多平庸的所谓海归在国内轻易拿到超过美国的薪水;
资本攒局,甚至做局变得越来越频繁,好像只要IPO就能成功套现;
风口赛道快速切换,诸如AI制药、RNA、基因治疗等粘上时髦概念的赛道都成了风口的猪,等等不一而足。
最终,一级市场高估的泡沫被一而再再而三传到二级市场后,变得越来越乏人问津:“骗我可以,注意次数!”一级市场可以听故事,二级市场是要算现金流的。于是乎,二级市场频频破发后,一级市场的资本寒冬终于来临,开始转冷直到今天。
资本寒冬:行业乱象的终结者
今年以来,除了投融资大幅下滑,更令人不安的新闻屡有曝出,包括管线终止研发、裁员、生产厂房被出售等等。诚然,这些动作并不让人愉快,尤其是对于习惯了近两年扩张周期的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而言。尽管如此,对这些动作背后的行业逻辑,我们其实应该有些更深层次认识。确实有许多管线被终止研发,可本身不就是有太多的项目属于缺乏差异的同质化竞争,即使最终上市也还是大概率内卷?确实有不少公司裁员,可本身不就是有太多的公司借着估值泡沫,扩张太快且冗员太多?譬如某些细胞治疗公司,赛道尚未验证,上来就吸金两三个亿,一两百号员工,结果几年下来IND还没拿到。确实有生产厂房被出售,可Biotech最核心的优势和资源投入方向不就应该是疾病机制研究和品种开发吗?是不是所有的Biotech公司都最合适自建生产?欧美这么多创新药公司,有几家是自建生产?为什么到了中国,创新药公司纷纷拿地建厂房就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前几年生物医药行情之火热,所谓“有头有脸的机构都来投创新药”,催生了太多行业乱象。大家都知道不对,可是架不住热钱多啊!一家家固然烧得欢天喜地,可其中很多项目做起来究竟有多少价值,难道各家真不知道吗?如果浪费投资这件事还算周瑜打黄盖,那浪费社会资源,尤其是那些原本有机会获得更好治疗患者资源,这笔账又该怎么算?这些乱象并非没有被指出,但几乎不可能通过舆论劝导实现变化,能够终结这些乱象的,可能就是需要一场资本寒冬。更仔细地审视一下就会发现,越是同质化研发、盲目烧钱和扩张的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不少资本攒局的License in公司),在当前环境整体上越是痛苦和加紧收缩,二级市场的市值也跳水更严重。寒冬固然令行业痛苦,但也唯有如此,才会令行业真正清醒,才会令企业真正开始收缩战线,把有限的资源投入真正能创造价值的方向。当真没有良性运营的创新药公司吗?也不尽然。譬如国内某公司,研发全球某独家创新靶点的小分子药物,之前并不被看好,然则到今年已经拿到优势显著的前期临床数据,并已开始Pivotal trial,放眼全球几乎没有同靶点项目临床竞争,而公司总共才不过60人出头。倘若国内创新药公司前几年都能如此清醒,又如何会在当下揪心砍管线、裁员或者出售厂房呢,背后的投资人又怎么会难受呢?
唱衰不应是当前态度
应该说,那些过度扩张的管线、人员和厂房,本身就是导致此次资本寒冬的直接原因。而如今我们看到的种种业务调整,不仅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更是行业对前几年盲目扩张的反思,虽然可能是被动的。大浪淘沙,洗去行业过热带来的泡沫,方能真正纠偏和更好地将汲取的社会资源转化为真正的价值,并诞生真正优秀的企业。在资本寒冬唱衰和贩卖焦虑的声音自是无比吸睛,但却并不是应该提倡的。相反,我们要更为理性、冷静地从中体会行业规律,寻找真正的方向,冷静思考下一步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
不要过于在意那些刻意唱衰的声音,尤其是某些过于离谱的解读。譬如近期某些声音,居然能从苏州的几桩生产厂房并购,引申到对苏州BioBAY产业环境的悲观,这就未免贻笑大方了。从产业分工看,产业园实质上聚拢了行业人才和生态配套设施在内的资源,这样的积极作用当然应该是被肯定的。从行业角度看,让研发公司剥离重资产,专注研发创新,让生产企业更加集中和高效,让合适的企业做各自合适的事情,难道不是应该鼓励的方向?至于产业环境,国内大分子制药生产设施过剩在已是普遍,类似交易本非苏州独有,更何况药明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选择苏州连续落子,难道不正是对苏州产业环境的看好,积极在逆周期抄底布局吗,又何来那些悲观之说?
寒冬固然不会让人舒适,但挑战和机遇总是并存的,此时此刻需要的是行业上下齐心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状态,共同度过这个寒冬。不仅企业要努力,产业中的每个角色也都应该努力。以上述提到的BioBAY为例,据了解,今年以来,园区已经“自掏腰包”免除了小微入驻企业6个月房租,与诸多同仁共克时艰,还适时启动了“金融温暖计划”,帮助企业对接银行系统、投资机构。相对于贩卖焦虑和吸引流量,这恐怕才更应该是行业过冬应有的姿态。
成功穿越周期是行业成熟和企业基业长青的必经之路。当下生物医药行业种种状况,尤其是各家企业对业务的调整,时常让笔者想起《天龙八部》中破珍珑棋局的那段故事:虚竹闭目落子,杀掉自家大块白棋后,表面看似“挤死自己”,实则却是“局面顿呈开朗,不再像以前这般缚手缚脚,顾此失彼”。经历了前几年泡沫后,我们对于行业当下的种种调整,实在不应过于悲观。相反,这些变化或许正在孕育新生纪元的开始。
声明:本文系药方舟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