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3 17:31:51来源:氨基观察/龚军浏览量:377
导读:波士顿科学打响第一枪。
对于生物科技行业来说,资本寒冬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局面,是大量的biotech被并购。
因为头部药企为了避免周期波动,并购欲望强烈;而当biotech估值进入合理区间的时候,出手会毫不犹豫。
也正因此,在过去一年美股生物科技泡沫破灭之际,市场预判新一轮并购潮正在酝酿。
如今,美国不少大药企,已开启了买买买的步伐。比如,安进今日就宣布,以超280亿美元收购Horizon,扩展罕见病产品管线。
在过去一年,市场诟病的一点是,海外并购潮烈火烹油之际,但国内企业有所缺席。在悲观人士看来,这似乎进一步证实了,国内新生代企业的创新成果价值有限。
很显然,这一观点过于武断。一笔交易能否发生,背后有众多影响因素。
如今,随着少部分具有代表性的biotech,市值跌至冰点,潜在投资价值慢慢凸显,海外大厂开始入场了。
01
波士顿科学打响第一枪
在创新药领域,打响外资抄底第一枪的是赛诺菲;在创新器械领域,率先入局的则是波士顿科学。
12月12日,波士顿科学宣布,将要约收购18A企业先瑞达。相比赛诺菲的小比例入股信达生物,波士顿科学布局更深。
根据公告,波士顿科学拟收购的股份,至多为2.037亿股,约占先瑞达总股本的65%。也就是说,在完成要约收购之后,先瑞达将成为波士顿科学的子公司。
或许,这能成为一段“佳话”。
波士顿科学,是全球医疗器械领域的巨人,在冠脉支架、血管内超声等多个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最新市值高达660亿美金。
近年来,这位老大哥动作频频,不断在电生理等众多领域发起并购,试图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范围,以扩大增长动力。
其中,先瑞达所处的外周介入,是波士顿重点布局的领域,波士顿科学已先后收购了拜耳的介入部门、英国BTG医疗保健公司、Obsidio公司。
原因不难理解。
一方面,外周介入市场前景“广阔”。外周介入,是指心脏颅内血管以外的血管狭窄的等疾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随着介入方法、器械不断进步,适应症逐步扩大,市场也随之增长。
另一方面,外周介入市场与整个医疗器械市场特点一样:市场庞大,但细分领域众多,且天花板相对有效。因此,龙头要想实现长期增长,必须不断扩充产品组合,并购是重要手段之一。
这一背景下,波士顿科学在外周介入领域继续“跑马圈地”必然还会继续。而先瑞达,则是国内外周介入领域的并购优质选择之一。
作为国内该领域的头部选手之一,先瑞达先后推出了中国首款外周DCB产品AcoArt Orchid® & Dhalia™、全球首款经过临床验证的膝下DCB产品AcoArt Tulip™ & Litos™等,具备一定竞争力。
随着双方携手共进,或许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02
注入一剂强心针
当然,双方联姻结局将会如何,现阶段难以判断。但不管怎么说,对于整个医疗器械新赛道来说,先瑞达被要约收购依然影响深远。
最为重要的,这能够证明,国内医疗器械新赛道的创新成果具备价值。至少,在外周介入这一市场,外资愿意“买单”。
这一点,可以通过波士顿科学要约收购先瑞达的价格来窥探一般。根据公告,此次波士顿科学的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20港币:上市以来,先瑞达最高股价也仅有19.36港币。
虽然相较于12月9日收盘价,31.6%的溢价率在海外大厂并购中并不算突出。但如果相较年初价格来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在今年3月底,先瑞达股价一度跌至4.21港币/股。
近一年来,先瑞达基本面变化并不大,在这一背景下,波士顿科学愿意给出“可观”的收购价格,无疑对其抱有一定期待。
CPE医疗健康投资负责人唐柯表示,先瑞达是CPE美元III基金的首个控股项目,相较今年谈判时100%的溢价也是波士顿科学对公司蕴涵的产品、科技、团队、人文的肯定。
某种程度上,先瑞达与波士顿科学交易的推进,也会给国内创新创新医疗器械行业注入一丝信心。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该赛道就此一扫阴霾,但外资来抄底无疑已经释放了潜在信号:
国内创新医疗器械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可以预见的是,海外大厂“抄底”国内优质biotech的故事,必然还将发生。
嚶其鸣矣,求其友声。希望有更多18A公司、创新医疗器械公司携手同行,锐意进取,得到国际MNC的估值重塑,最终也为港股估值体系的变化带来一分春意。
03
另一种“追梦”路径
对于国内创新器械企业来说,该笔交易若最终成行,还具有一个重要参考意义:实现梦想存在多个路径。
国内创新医疗器械从无到有,众多Biotech都有成为领头羊的机会。也正因此,众多实力新生代企业们,从一开始就理想远大,布下“大而全”的层层布局。
但因为资本的用力过猛,“大而全”的故事已经并不好讲。众多被视为高壁垒的众多新赛道,都已如创新药PD-1一样——红海一片。
这给新生代企业的突围增加了难度,也是创新器械赛道估值泥沙俱下的核心原因。
眼下,泡沫撇去,众多选手显然要思考,未来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围着既有路线继续走下去勇气可嘉,但与其向往自主奋斗的海阔天空,联姻大厂未尝不是一个实现“梦想”的渠道。
实际上,参考美国创新企业发展历程,大部分创新器械新生代企业的宿命,都是“卖身”。比如,在90年代后期,因为资本泡沫,美股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数量一度超过400家。
但一批竞争力和成长性不足的企业,上市后股价表现崩盘,上市退出的路径受阻持续多年,并购开始大规模起量。
1996年之后的十年时间,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十年累计消失了3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大部分都被并购退市。
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内创新器械企业也到了这一节点。或许,一场大厂并购创新企业的浪潮,正在蔓延开来。
声明:本文系药方舟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