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企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政策法规专家解读

耿鸿武:2023年医药(械)行业八项政策主题

2023-05-06 14:59:24来源:耿鸿武浏览量:309

送走疫情肆虐的2022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3年。

按照申万行业数据,2022年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17.9%,排在31个以及行业的第21位,在二级行业中只有医药商业保持了6.3%的增长,中药行业、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医疗服务五大板块均由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医疗服务板块下降达到了30%以上。

三年抗疫谢幕结束了一个时代,医药行业所有增长驱动都将回归到原本的轨道上。回顾过去,我们更加坚信政策的力量,尤其是医保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扩围与推进、集中带量采购的提速与扩面、严格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等,成为新的一年里行业发展的指挥棒。

2023年,国家将在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的引导下,深化改革,落实和推进各领域十四五发展规划。据中国药招联盟研究小组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家和各省市出台的医药行业政策文件数量达到1754件,通过多维度的全面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对2022年政策执行情况以及2023年的政策方向做出判断。总结新的一年医药行业的政策主题可以用以下八个词来整体概括。

降价

2009年以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核心目标一直没有改变,在十年的改革探索中,药品价格大幅下降。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共开展的七批药品和三批高值医用耗材全国联采,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创造了过去20年集中采购降价幅度的最大历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截止到2022年底,全国共形成19个药品和25个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的省际联盟,组织开展了不同品种的带量采购探索,平均降幅达50%以上;部分省市也以省为单位开展了相关产品的带量采购;在江苏、安徽、陕西、湖南等省市还探索了地市区域联盟的带量采购方式。2022年下半年,湖北省牵头的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拉开序幕;三明组织的中药材采购联盟开始了探索,全国性的种植牙联采也如火如荼的;202315-8日的医保“国谈”也开创性地采用了竞价入围确定医保支付价的新方法,国家医保谈判连续三年取得了降幅60%51%62%的战略购买的成效。

过去三年,国家通过带量采购、挂网议价、医保谈判等系列方法在降低药品和耗材价格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产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却依然严重,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规划,到2025年药基本实现“改善土壤”,建立风清气正的医药行业生态环境的目标,因此笔者判断在2023年今后的一个阶段,降价将依然是行业政策的重要主题。

控费

据国家医保局202268日公布的《2021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累计结存36156.30亿元。20221-11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26576.42亿元,同比增长7.7%,总支出21301.74亿元,同比增长2.3%,可计算出2022年医保累计结余达到41430.98亿元。从此数据可见,目前的医保费用基本实现了“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特别是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一系列控费措施的推出,扭转了医保结余连年下降的趋势,且保持持续增长。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收支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著,增速放缓已经显而易见,且存在着医保基金收支区域不均的现象,2022年部分省市医保收入与医保支出增速倒挂。因此,控费不仅是常态化的,更是长期化的。2022年国家已经通过延长退休年龄等方法缓解日益加重的收支矛盾。

控费还要解决的就是目前临床药品和耗材使用的不合理所导致的基金浪费问题。2018年国家开始推行DRGs试点,2020年继续推出DIP的试点。国家医保局《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在三年之内实现统筹区域、医疗机构、各个病种、医保基金的四个全覆盖。国家医保局还建立了医疗机构的“结余留用”机制,使得医疗机构从过去的“利润管理”转为“成本管理”,医生从过去的“被动控费”转为“主动控费”。这一系列组合拳的采用,将长期、彻底、系统地改变医疗机构运营的底层逻辑。

集采

医药行业集中采购制度已经实施了20余年,2019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接手此项工作,医药行业集中采购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医保局在过往实践的基础上,对集中采购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强化集采“以量换价”的作用,“政府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带量采购、医保提前结算、降低进院门槛、保证产品使用”成为这个阶段的新特点。三年多来所取得的成效比过去20年任何阶段的效果都更加显著,对改变行业生态起到了关键作用。

2022年,国家组织了第七批药品和第三批脊柱类耗材国家联采,规则在不断的完善和迭代,已经趋于成熟;2023年一开年,第八批药品国家联采报量的工作也已经启动。提速扩面成为现阶段集中采购的主要任务目标。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概括现阶段集中采购的特点,一是,国家联采持续推进,规则迭代完善。二是,区域联盟采购风起云涌,规则各异。三是,中成药带量采购开始试点影响扩大。四是,续标采购市场产品行业格局再改变。五是,直接挂网规则修改完善,科学管理。六是,慢性病常见病用药成带量集采重点。

早在2020年初,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就印发了《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可见集中采购是未来医改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点的突破牵动全局,发挥出影响医疗机构收入结构,促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改变医药制造行业收入结构,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通过价格回归理性改变行业经营生态,引导新竞争格局形成;增强三医联动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发挥医保的协同制约作用;将降价的更多政策红利释放给患者。

集中采购近年来虽然诟病较多,尤其是各种模式让业界眼花缭乱,每次变化都会引起行业的热议,甚至反对,但是笔者认为集中采购将需求集中起来,实现“以量换价、以款换价”机制却永远不会改变,这一规则将伴随着行业一同健康发展壮大,

严管

20231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题为《多部门加大联合惩处力度 形成强监管震慑力综合施治遏制商业贿赂》的文章,重点指出医疗领域医务人员回扣、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流通环节虚假交易等商业贿赂问题。很多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将其解读为新的一年国家将向医药行业“开刀”,笔者以为这种理解过于片面,有点“捕风捉影、制造恐慌、售卖焦虑、趁火打劫”的意味。其实,国家近年来对于医药行业商业贿赂、财税违规等问题,一直保持着“高压”严格管理态势,医疗领域很多管理干部和医务人员落马就是最好的印证。现实中,从打击的威慑力和力度上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因此持之以恒的坚持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202186日,国家卫健委出台《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明确全面整治“红包”、回扣等行为;2022617日,国家卫健委牵头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函〔202284号),明确了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使用环节等领域的“商业贿赂”“医疗机构回扣”“偷税漏税”等违规行为的整治重点。我们相信,近二三年内,伴随着技术手段的升级,切断商业贿赂链条依然会成为行业监管的重点。

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监管不仅仅是商业贿赂和涉税等问题,提高行业高质量、规范发展也是未来的目标,近两年药监、医保基金监管部门组成专班,加大飞行检查力度,相信在2023年这样的检查将会更加常态化。未来的监管一定将会渗透到产销用的各个环节,深入到医药购销全部利益链条。

信用

20208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以省为单位、以医药集中采购机构为主体,全面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实施两年以来,威力逐渐发挥,效果显著。截至目前,医保局已经发布四期价格招采信用评价“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评定结果,涉及医药企业几十家,其中被认定为“严重”失信,相关医药产品将被当地中止挂网采购;被定为“中等”失信,相关医药产品被“亮黄灯”,在医疗机构下单采购时,平台会给予风险警示;被定为“一般”失信的,将会受到提醒告诫;且失信结果具有累进性,如果下一级失信累计次数达到规定数量,失信也会自动升级。

20201120日,国家医保局价格与招标指导中心发布了《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裁量基准》,使得集中采购的制度更加完善,建立了医药企业价格和营销行为守信的自我承诺制度;建立医药企业价格和营销失信行为的主动报告制度、信息校验制度、信用评级制度、分级惩戒制度、信用修复制度。两年多来,此项政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经统计主要应用于六个方面:一是,作为集中采购准入的先决条件;二是,作为取消挂网资格的依据;三是,作为集中采购评价中的扣分因素;四是,作为医院优先选择中选产品的条件;五是,企业网上下单时平台风险警示;六是,作为集采到期续约的优先条件。

目前,行业和企业对此政策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为营造风清气正、诚信为先的行业氛围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失信企业也大多能够正视并积极纠正自身存在问题,主动采取降价等措施来修复信用。

下沉

这里讲的下沉专指“医疗下沉”。经历了三年的疫情,各级政府充分的感到基层医疗力量的薄弱,从2021年起,国家加大了对基层的医疗投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医疗下沉的政策,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也快马加鞭。20225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构建有序就医诊疗新格局”,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设置和建设,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指导地方建设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引导省会城市和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医院支持资源薄弱地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每个省份在23个设区的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有序扩大家庭医生队伍来源渠道;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组织制定疾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和入出院标准,引导有序就医,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额付费,促进区域或医疗联合体内合理就医。

医疗下沉,推行分级诊疗制度,还是未来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保障,织好医疗的网底将会是未来医改中的重点。2022年第三季度,2000亿医疗系统政府财政贴息贷款项目再次为医疗资源的下沉添砖加外。随着医疗下沉,医疗机构的布局将变化,医药市场的格局也将重新形成。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1号文《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九大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发展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

价值

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个阶段“临床价值”“价值医疗”成为高频词。价值医疗的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人民健康至上,既符合健康中国2030的核心思想,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医疗系统从规模驱动转向为价值驱动,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巨大进步,必将引领未来医疗系统的整体发展。

“价值医疗”是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重点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0216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病人为中心,提炼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弘扬职业精神,凝聚广大医务人员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和对人民的热忱、对技术的精益求精;202194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针对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八项具体行动,充分的体现了价值医疗的核心精神。

“价值医疗”在临床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基础上,也为医保、医疗、医药的三医联动改革和协同发展明确了方向,

创新

20225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公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生物经济领域的首个顶层设计规划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创新”,明确了坚持创新驱动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生物技术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规划还把“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作为重点,从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优化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等四个方面对“十四五”期间的具体目标、路径及方法、措施及办法进行了安排。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国人对“落后就会挨打”的理解也许更加深刻,经历了三年抗疫,我们更加坚信只有创新才可破局的道理。2022年,生物医药领域的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探索,虽突飞猛进,但差距依然很大。

近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行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如刚刚结束的2022年医保国谈中创新药数量达到了37个,且逐年增加,政策向罕见病药和儿童药倾斜;创新药进入医保的时间从五年前的4-5年缩短到14个月;医保系统还在探索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医保单独支付”、“除外支付”的方法;采用“双通道”政策和利用商业保险目录等多种措施增加创新产品的可及性;药监系统建立绿色通道对创新产品进行审批;医疗机构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产品。从2022年医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增长、营销费用下降的趋势可见,医药企业已经在向创新迈进,因为只有创新才有未来。

(完)

免责声明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 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