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16:12:30来源:博普智库浏览量:372
引言:标准迭代与质量升级的双轮驱动
2025年版《中国药典》的修订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更新,标志着我国药品监管体系向科学化、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此次药典新增或修订的1400余项标准,与GMP的深化实践形成双向联动,从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到生产全流程,构建起更严密的质量保障网络。本文从技术标准、国际协调、生产实践、原料管控及监管协同五大维度,解析药典与GMP变化的关联逻辑,为制药企业提供转型路径参考。
一、质量标准与生产控制的双向强化
1. 药典技术要求倒逼GMP升级
2025版药典在多个领域增设技术壁垒,直接推动GMP在关键环节的精细化。
元素杂质控制:药典四部新增《元素杂质通则》(0862),要求基于ICH Q3D对原料药、辅料、包装材料进行系统性风险评估。GMP需同步强化供应商审计(如辅料重金属检测报告)与工艺验证(如微波消解参数标准化)。
微生物风险管控:新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检查法》(通则1108),要求非无菌水性药品企业调整环境监控策略,GMP需增加培养基验证频次及人员操作规范性培训。
2. GMP合规性支撑药典落地
药典强调“质量源于设计(QbD)”,与GMP的“持续工艺验证”理念深度融合。
二、国际协调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1. ICH指导原则的全面转化
药典通过“直接协调”和“并行收载”转化16项ICH检测方法,企业需在GMP框架内完成方法转移与验证。
溶出度检测:ICH Q4B收载的篮法与桨法需在工艺验证中同步更新溶出介质、转速等参数,确保与原研药一致性。
元素杂质检测:USP <233>推荐的ICP-MS法被药典采纳,GMP需增加设备校准(如碰撞反应池气体纯度验证)及人员操作资质管理。
2. 风险导向的质量控制体系
药典对部分检测项目(如生物制品异常毒性试验)调整为“基于风险评估的可选项目”,要求企业建立动态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历史批记录、偏差数据及供应商稳定性,制定检测豁免策略,并纳入GMP年度质量回顾报告。
三、生产设施与工艺的适应性调整
1. 共线生产的科学化管理
药典三部取消对预防类与治疗类生物制品共线分装的明确禁止,但GMP仍要求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可行性。
风险评估要点:交叉污染模拟(如采用PDE值计算残留限度)、清洁验证(如TOC与特异性蛋白残留检测)、设备专用性设计(如一次性反应器应用)。
2. 制药用水标准的升级
药典通则0261《制药用水》强化在线监测(电导率、TOC)并简化离线检测项目,推动GMP水系统管理变革。
实时监控:安装在线TOC分析仪,替代部分化学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质量管理系统(QMS)。
验证要求:水系统变更(如增加紫外线消毒)需重新验证微生物控制能力,符合药典“警戒限与纠偏限”要求。
四、原料药与辅料控制的联动
1. 元素杂质与残留溶媒的协同管控
药典二部不再收载原料药的具体杂质项目,转而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共建控制体系。
供应商管理:GMP需增加原料药供应商现场审计(如催化剂使用记录核查),并要求提供元素杂质谱报告。
替代方案:通过处方优化(如替换含钯催化剂)降低风险,此类变更需按GMP要求提交补充申请。
2. 辅料功能性指标的衔接
药典对辅料标准的调整(如新增粉体流动性、引湿性检测),推动GMP向“性能导向”转型。
五、法规执行与监管协同
1. 过渡期合规策略
药典允许2025年10月1日前执行新旧标准,但GMP需确保过渡期内生产与质量文件无缝衔接。
文件管理:更新SOP(如新版元素杂质检测方法)、培训记录及验证报告,确保2026年4月前全批次符合新标。
2. 监管重点的迁移
药典新增要求(如实验室天平最小称量量)成为GMP飞检焦点。
设备管理:天平校准需增加“最小称量量”验证,避免微量称量误差导致检测偏差。
数据完整性:原始检测数据(如HPLC图谱)需按药典要求存储15年,并具备审计追踪功能。
结语:从合规到卓越的质量转型
2025版药典与GMP的协同升级,标志着我国药品监管从“被动合规”向“主动质量驱动”转型。企业需以药典技术要求为基准,通过GMP的全面迭代(如数字化质量管理系统、风险预警平台)构建弹性供应链。未来,随着ICH指南的持续转化与监管科技的深化应用,药典与GMP的联动将更加紧密,推动中国制药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高位势。
参考文献:
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
ICH Q3D(R2): Guideline for Elemental Impurities
USP <233> Elemental Impurities—Procedures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3年修订版)》
ISO/IEC 17025:2017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声明:本文系药方舟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