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企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资讯企业新闻

从ADC到DAC再到MAC:药物偶联技术的范式转变 | 皓元医药

2025-10-21 00:00:00来源:https://www.sohu.com/a/945728586_120799041浏览量:69

MAC药物是什么?

MAC(Molecular Glue–Antibody Conjugate)是一类新型偶联药物,其基本结构由分子胶类降解剂(molecular glue)通过连接子(linker)偶联至抗体(antibody)上构成(见图1)。

图1

MACs:克服ADC与分子胶的局限

分子胶的短板

在上一期行研专栏文章中,我们提到以PROTAC和MGD为代表的TPD类药物的重要进展在于突破了以往难以成药的区域,为潜在靶点的探索打开了大门 。但这类药物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分子胶为例 :

较差的组织特异性;

半衰期短;

脱靶效应等。

传统ADC药物的瓶颈

尽管ADC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其使用细胞毒性药物作为载荷仍存在显著限制:

这些细胞毒载荷需要较高浓度及长时间暴露才能有效杀伤细胞;

一旦释放后,便缺乏靶向特异性,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

此类载荷的毒性往往高于常规化疗药物,且多数来源于天然产物,使得发现与开发新载荷困难;

当前可选择的细胞毒性载荷种类有限,导致创新性载荷匮乏。

MAC的破局

新型ADC药物MAC应运而生。MAC通过整合分子胶与ADC的优势,有效克服两者的局限:

由于分子胶被偶联至抗体上,可实现精准递送至肿瘤细胞内部,显著提升靶向性并减少脱靶效应;

抗体还可增强分子胶在细胞内的摄取效率并延长其体内半衰期;

与游离分子胶相比,MAC在显著降低系统暴露浓度的同时,仍能实现等效的降解活性,从而拓宽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提高耐受性并减少不良反应;

MAC结合了分子胶的底物选择性与抗体的抗原特异性,实现“双重精准靶向”——即对肿瘤细胞的双层特异识别,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脱靶风险。

凭借上述特征,MAC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治疗模式,代表了靶向蛋白降解与抗体偶联技术融合的新方向。

MACs 的作用机制

MAC的作用机制在早期步骤上与传统ADC相似,但在细胞杀伤机制上存在根本区别。

1

结合阶段

MAC中的单克隆抗体首先识别并结合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

2

内吞与释放

结合后,MAC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进入细胞,形成内体结构;

3

裂解与释放

在溶酶体中,连接子被降解,释放出活性分子胶;

4

降解机制

分子胶在细胞质中诱导E3泛素连接酶与特定底物蛋白近距离结合,促使底物发生泛素化并被26S蛋白酶体降解;

5

细胞死亡

目标蛋白的降解最终导致癌细胞凋亡或功能性死亡(见图2)。

与传统ADC“细胞毒杀”不同,MAC通过催化性降解实现“以降代杀”,代表了抗体偶联药物机制的质变。

图2

DAC与MAC的对比

那么Payload以PROTAC为主的DAC和从中衍生出的MAC有什么异同之处呢?

随着分子胶项目进入临床前后期,其潜在的系统毒性问题可通过组织特异性抗体递送得到缓解。因此,分子胶领域正在借鉴ADC与DAC的成熟设计原则(如连接化学与偶联技术),开发以分子胶为payload的抗体偶联物(MAC)。这一策略实现了分子胶降解机制与抗体精准递送的完美融合,被视为未来靶向蛋白降解治疗的关键发展方向。

MAC相关管线

目前全球MAC药物在研管线在10条左右,其中Orum为该领域的代表,相关管线已进入临床。可惜的是,4月28日,Orum Therapeutics 宣布对公司产品管线进行战略性更新,终止对ORM-5029的进一步临床开发。但是Orum 并未放弃MAC方向,另两条管线ORM-1153和ORM-1023还在继续研发,其中ORM-1153正在临床1期阶段。

走在该领域前沿的公司还有Immunwork、Kintor/Medilink、Legochem、Novartis等,但都尚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

随着Orum等标杆企业的管线推进,MAC技术正由概念验证走向早期产业化阶段。未来3–5年内或将迎来首个MAC临床结果,标志该领域从理论走向应用。

MAC的兴起正重新定义抗体偶联药物的创新逻辑,而皓元医药在载荷合成与生物偶联领域的长期积累,以及在小分子降解剂领域丰富的成功案例,使其能够率先助力全球客户布局这一新兴赛道。

参考文献:

[1]https://doi.org/10.1016/j.tips.2025.04.002

[2]https://doi.org/10.1021/acs.jmedchem.4c01289

[3]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5.09.009

相关阅读

皓元医药与迈威生物、英矽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高效推进ADC药物的创新和开发

ADC赛道风头正劲,中国力量加速出海 | 皓元医药

皓元医药与迈威生物、英矽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高效推进ADC药物的创新和开发

定点偶联ADC的崛起:最新趋势、技术创新与行业变革 | 皓元医药

关于皓元医药

ABOUT US

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131)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为全球制药和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小分子、大分子及新分子类型药物发现领域的生命科学试剂的研发,原料药、中间体、起始物料及制剂的药物研发,工艺优化及商业化生产。公司始终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以“产品+服务”模式,聚焦差异化发展,致力于打造覆盖药物研发及生产“起始物料 - 中间体 - 原料药 - 制剂”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加速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实现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让药物研发更高效,更快上市,更早惠及人类健康。

在生命科学试剂业务领域,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科研化学品和生物试剂供应商,在中间体、特色原料药和制剂业务领域,公司致力于打造客户信赖的全球CRO&CDMO合作伙伴,在ADC早期发现到CDMO比较细分专业领域中,公司处于第一梯队。目前,公司已与多个地区的知名医药企业、科研院所、CRO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上海市民营企业总部、2024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品牌价值榜“百佳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等,荣登“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荣获“科创板硬科技领军企业”“中国医药CDMO企业20强”、中国科促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未来,公司将持续围绕“产业化、全球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坚持“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源于创新”的服务宗旨,深耕小分子及新分子类型药物研发服务与产业化应用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医药研发和生产服务企业,推动研发创新以改善全球病患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


更多 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