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企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资讯行业曝光

辉瑞清仓BioNTech,一个时代的终结

2025-11-26 14:29:57来源:药方舟浏览量:10



近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辉瑞(PFE.US)正寻求通过隔夜大宗交易方式出售其持有的BioNTech(BNTX.US)约455万份美国存托凭证(ADR),每股定价区间为108至111.70美元。若以价格区间上限计算,此次交易将为辉瑞带来约5.08亿美元收益。对此,BioNTech发言人向路透社表示:"我们继续保持紧密且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但拒绝就辉瑞的商业行为发表评论。


这一动向并非毫无征兆。美国证交会(SEC)最新披露的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辉瑞已将其持有的BioNTech存托股大幅削减54.7%,仅余166万份。这一减持行为延续了辉瑞逐步退出该项投资的趋势。回顾2021年,双方合作开发的新冠疫苗Comirnaty曾创下近600亿美元的年收入纪录,成为当年全球最畅销药物,风光无限。然而随着疫情消退,疫苗需求骤减,2024年该产品销售额已大幅萎缩。辉瑞此次清仓举动,无疑为新冠疫苗的“黄金时代”画上了句号。


战略调整:辉瑞的自我重塑

辉瑞此次出售BioNTech股份并非孤立的资本行为,而是其大规模业务重组的一部分。辉瑞在2025年杰富瑞伦敦医疗保健会议上宣布了一项大规模成本优化计划,目标是实现77亿美元的成本节约,其中45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底前完成。这部分节省资金将重新分配到研发和战略投资中,以支持未来增长。


与此同时,辉瑞正在对其研发管线进行重大调整,将资源聚焦于肿瘤学、疫苗、内科医学和免疫炎症四大核心领域。这一调整导致11个开发项目被中止,其中包括与BioNTech合作的部分mRNA疫苗项目,以及针对低龄儿童的Comirnaty疫苗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为弥补在GLP-1领域自主研发屡次受挫的短板,辉瑞于2025年11月13日完成了对Metsera的收购。这笔交易结构复杂,总价最高可达约100亿美元,其中包含约65.7亿美元的固定现金,以及最高约24.4亿美元的或有价值权。通过此举,辉瑞获得了Metsera的核心技术平台,特别是其每月一次给药的长效注射剂MET-097i,从而快速切入前景广阔的减肥药市场。


面对2026-2028年即将到来的专利悬崖,包括明星产品Vyndamax在内的多个重磅药物专利到期,辉瑞的这些战略调整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BioNTech的转型:回归癌症研发主线

在辉瑞选择退出的同时,BioNTech也在积极谋划自己的未来。这家德国生物技术公司正将战略重心重新调整至其创立之初的使命——癌症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BioNTech近期也有重大战略举措。公司于6月12日宣布,已与德国的CureVac NV公司签订了一份最终收购协议。根据这项协议,BioNTech将以每股5.46美元的价格,斥资总计12.5亿美元,全面收购CureVac NV的所有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后,CureVac NV将成为BioNTech的全资子公司,进一步增强BioNTech在mRNA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从而与其肿瘤学战略产生协同效应


此外,BioNTech还与百时美施贵宝(BMS)修订了针对研究性双特异性抗体BNT327的全球共同开发和共同商业化协议。根据修订后的协议条款,百时美施贵宝将向BioNTech支付15亿美元的预付款。BioNTech还有资格获得高达76亿美元的进一步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


分道扬镳:各自奔赴新战场

辉瑞清仓BioNTech股份,远非一次简单的财务退出,而是两家公司在后疫情十字路口做出的战略性分道扬镳。这一举动标志着,由疫情催生的临时性商业联盟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双方正将疫情期间积累的资本,全力投向属于各自未来的新增长赛道。


对辉瑞而言,这次清仓是其重塑后疫情时代身份的关键一步。面对新冠产品收入的急剧下滑和迫在眉睫的专利到期压力,辉瑞选择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回笼现金,同时将巨额资本投向肥胖症等具有长期增长确定性的领域。收购Metsera正是这一战略思路的集中体现。


而对BioNTech来说,辉瑞的退出反而加速了其“回归初心”的进程。作为一家以攻克癌症为使命的mRNA技术公司,疫情期间的疫苗业务更像是一次意外的“超常规加速”。如今,借助新冠疫苗积累的资金实力,BioNTech正全力回归其癌症免疫疗法的核心赛道。


结束语

辉瑞与BioNTech的“分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个依靠单一爆款产品驱动的制药业模式正在成为历史。如今,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将资源投向各自认定的未来——辉瑞押注于肥胖症等重大疾病领域,BioNTech则回归其mRNA技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原始愿景。


资本市场的选择总是敏锐而现实。这次清仓行动与其说是合作的终结,不如说是两家公司在新形势下做出的理性抉择。随着这次股份转让的完成,制药行业的新一轮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形成,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声明:本文系药方舟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 官方公告